行车至宜兴市湖㳇镇,四周青山逶迤,绿树摇曳,碧波荡漾。在重山叠嶂下,围绕宜兴紫砂壶、阳羡茶等元素,集养生养老、休闲度假、有机农业示范为一体的宜兴雅达健康生态园区已初具形态。项目一期的东坡阁、湖滨公园等都已竣工投入使用,雅达剧院、体育健身公园等配套也正有序推进。眼下,生态宜居正逐渐成为宜兴的“金招牌”,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在这里得到了充分演绎。
做强生态优势
全域旅游助推乡村振兴
层峦叠翠,万里竹涛,地处苏浙皖交界,“鸡鸣闻三省”的宜兴太华镇,引来四方客流连忘返。“天生丽质、醉美太华”,如画乡村的绘就,源于太华镇始终践行绿色发展理念,实施以“让群众的生活更加富裕”为目的,以“打造长三角运动休闲度假目的地”为目标的乡村振兴战略。
为推动全域旅游,太华镇有机整合了灵山秀水、竹海茶洲、特色村落等自然生态、历史人文资源,依托龙珠湖公园、太华山新四军和苏南抗日根据地纪念馆、乾红茶山等一批特色景点,日渐成为长三角区域小有名气的乡村旅游目的地。同时通过多年旅游招商引资发展,超五星级的云邑·兰博基尼水疗度假酒店、太华天谷国际养生度假区、中华亲情林文旅综合体等一批大项目稳步推进,渐放光彩。民宿更是成为了太华乡村旅游的特色招牌,鼓励支持社会力量利用自有房产及土地资源兴办高品质民宿、体验型农庄,相继建成投运乾红茶舍、乡遇乾元、砺山庄园等一批独具特色、风格迥异的“无锡*美乡村民宿”,初步形成了太华高端特色民宿、精品乡村酒店的集聚效应。实现处处皆景观、无处不旅游的全域旅游空间。
目前,宜兴市已在生态环境保护、全域旅游开发、美丽乡村创建、整体村落保护等方面,实现了全方位的绿色转型,着力推动乡村振兴,把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优势,转化为“让人过得好、把人留得住”的美好生活建设优势。
革新农场生态
昔日烂泥塘变网红打卡地
沿着莲花荡路径直往东,村道两边的各色鲜花开得正艳,稻草扎成的十二生肖、小猪佩奇给乡村增添了一丝俏皮感,500亩紫云英绿意盎然……这样一派江南田园好风光位于宜兴丁蜀镇的莲花荡农场,如今这里已成为网红打卡地。“几年前这里还没有路,下雨天到田里干活都是踩着泥浆过去,周围猪舍连片,环境脏乱不堪。”说起以前的莲花荡,周边农民都有着这样的印象。
莲花荡的绿色转型源于一个小镇的生态觉醒。丁蜀有25公里太湖岸线,省控入湖河道4条,承担着较重的治太任务。而莲花荡位于入太湖河流乌溪港的上游,这里的环境直接影响着入湖的水质。2011年起,丁蜀镇对莲花荡区域实施环境整治,原莲花荡核心区域的千亩农田经流转后,打造成生态农场,包含500亩有机稻田、200亩有机蔬菜等。如今这里每年6月至10月游客络绎不绝,彩色稻米种植出各种动物式样;11月,水稻收割之后,地里便会种上紫云英、红花草等肥料植物,翌春就会绽放成一片花海,莲花荡的水质也从劣Ⅴ类转为Ⅲ类。
宜兴市的美丽乡村建设走在全省前列,实施加大“三农”倾斜投入力度、推进区域开发、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、促进城乡融合发展、增强资源回流的吸引力和向心力等一系列措施,宜南山区成为了投资的热土,平原圩区成为了创业的宝地,太湖渎区成为了如画的美景,农村业态丰富、生态怡人、乡韵甘甜、乡风文明,宜兴已成为众多都市人群度假休闲的目的地。
产业转型“加减法”
成就全国绿色发展典范
近年来宜兴市通过做好产业转型“加减法”来实现“生态宜”、“产业兴”努力打造长三角生态保护引领区
做好“减法”是做“加法”的前提和基础。在“263”专项行动中,宜兴生态环境局将守护生态红线作为一项政治任务,启动“绿刃”环保专项行动,瞄准“散乱污”企业,实施分类整治措施,坚决打掉污染区域环境的“罪魁祸首”。近三年来,全市共关停化工生产企业312家,超额完成“减煤”“减化”任务,2000余家“散乱污”企业关停、治理到位。
“减法”逐步落实,看似短期利益受损,但为做优“加法”打下坚实基础,一批批符合绿色发展、可持续发展方向的大项目、好项目,以更优的增量,为宜兴发展提供支撑。与此同时,一批高端产业被引进,中环*集成电路用大硅片一期、中环扬杰半导体器件封装、文灿新能源汽车轻量件项目相继投产。昔日开山采石的张渚镇,如今美丽乡村建设由点成片,因此吸引到百亿投资大项目——宜兴国际旅游度假区(窑湖小镇)。曾经远近闻名的“化工之乡”周铁镇,对化工企业持续实行关停并转,如今已经成为全国绿色发展典范,投资200亿元的大拈花湾项目在这里成功签约*。
一次次的实践、一次次的创新让宜兴迈步绿色发展新征程宜兴市正努力将“绿水青山”的生态优势转化为“金山银山”的发展强势吸引更多人才、客商投资宜兴、创业宜兴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
- 宜兴景区
- 宜兴旅游度假区
- 宜兴别墅